笔趣阁 > 美国农场 > 第598节 遇到鬼

第598节 遇到鬼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美国农场 !

    对大多数天朝人而言。

    除了北极熊和因纽特人,北极也许仅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混沌画面。

    它其实很重要。

    早在2004年天朝就在北极建立首个科考站。

    总是说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卡脖子。

    参于开发北极就是为天朝下一个一百年而努力。

    北极冰川终会消融。

    满载商品的天朝货轮,就可以沿着日本海北上、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北冰洋并不大。

    但沿岸国家却是特别多。

    分别是整个俄罗斯、加拿大和整个欧洲。

    这里离非洲也很近。

    不久的将来,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将再也不是天朝的生命线。

    当然啦。

    这说的是将来。

    此时此刻,这里还是货轮的禁区。

    否则为啥经济不好的俄国,还要造那么多核动力破冰船呢?

    说到底还是环境恶劣。

    一般货轮通不过。

    北冰洋又有割舍不掉的利益。

    ‘万幸自己拥有‘进取’号破冰船...’张一在心里感叹一声。

    否则这次探险,还得求俄罗斯人。

    回想购买破冰船初衷。

    仅仅只是因为游艇太娘炮,看上去不够硬朗。

    为自己当初的任性点赞。

    伏努科沃国际机场。

    位于莫斯科市区西南方向20公里处。

    走出机场。

    张一内穿一件灰色长袖T恤衫,外套为一件黑色薄夹克衫。

    一条单层棉麻面料长裤。

    这样的衣着,刚好适应莫斯科六月晚上,大概12~15的气温。

    彼得、哈给、崔丽也是类似衣着。

    到了陌生地,而且还是晚上。

    第一件事情要解决住宿。

    这不是问题,机场外面肯定有酒店。

    类似还有火车站、汽车站门口,最不缺的,就是住宿酒店。

    哈维在酒店前台办理入驻入续。

    张一好奇地打量着酒店大厅。

    酒店名叫‘里奇酒店’。

    建筑较新,阵设普通。

    和富丽堂煌不沾边。

    这时酒店门口走进来一个约三十来岁的年青人。

    看到张一笑呵呵道,“张一,你走的太快了,等我取好行李,你已经离开。”

    年青人叫伊戈尔.伊万诺维奇.马凯。

    是张一在飞机上认识仅仅不到十多个小时的朋友。

    “报歉,”张一解释道,“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怎么会呢?”马凯阻止哈维开房间,“今晚到我家休息。”

    马凯太热情,张一被他拉出酒店。

    众人坐上一辆七座雪佛兰SUV。

    往市区方向,大概行驶七八公里,在一栋三层别墅前停下。

    别墅外型有点‘别致’。

    黄泥色外墙、白色门窗、灰色屋顶。

    气派是气派,只是....看着像是老头住的房子。

    进入别墅,里面大量使用‘木纹’色。

    包括地板、壁炉、楼梯、门框等等...

    让张一印象深刻的是,马凯家里摆不有少装饰品。

    其中包括几幅油画。

    屋内还有几名侍者迎接。

    并已经准备好宵夜。

    包括面包、红汤、松饼、肉排、鱼子酱、酸黄瓜、大蒜头、鱼冻、肉冻...等等。

    还有伏特加。

    看着很俄罗斯。

    非常鲜明的食物特色。

    “各位不用客气,请坐吧。”马凯对张一四人邀请道。

    长时间坐飞机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张一又困又饿。

    坐下开吃。

    只是油腻较大,红菜汤上面飘着一沉厚厚的浮油,看着全是热量。

    喝下去,还很甜~

    又腻已甜...

    喝半碗汤,比吃下一块大肥肉,还要难受。

    相比在农场里,尼可和安琪做的红菜汤差别很大。

    打算吃块松饼解解腻,发现它很咸~

    再来一块肉排,这是纯瘦肉制作的。

    外面上有一层‘芡粉’,晶莹剔透、看上去食欲不错。

    结果它喵的,可以酸掉牙~

    再尝尝鱼子酱。

    ‘呕...’张一差点吐。

    很腥,像是直接从鱼肚子里取出来,而没有经过处理。

    上帝啊!

    这糟的是啥罪?

    最后。

    张一发现,许多菜品,他能吃的只有面包。

    “张一,你们来俄罗斯旅游,打算去哪儿玩?”马凯在餐桌上好奇问。

    “我们打算去迪克森。”张一回答他。

    马凯思考两秒,提醒:“那里离北极中心点很近,现在气温还在零下。”

    张一点点头,“我就是打算去北极,从迪克森补充出发。”

    马凯没有多说什么。

    俄罗斯其实没有好玩的东西。

    如果看城市,不如天朝。

    看自然风景,不如欧洲。

    也就北极圈对外国人,还有点吸引力。

    聊天话题,吃着不算合口的食物。

    突然一个侍者跑过来。

    “先生,您的姐姐伊莉莎小姐来了。”

    马凯看上去头疼。

    没多久,一个比马凯大三四岁、身材高挑、有着一头好看棕发、蓝色眼睛的女人走进餐厅。

    女人的出现让张一感到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可以评S级的女人。

    伊莉莎急匆匆走进来的。

    看到有陌生人在,这才收敛表情。

    “父亲让你明天去见他。”

    马凯站起来,把伊莉莎按在椅子上坐下。

    “亲爱的伊莉莎,这次我去香江收获很多,我会走上经商的道路,而不是从政。”

    “这是父亲的意愿!”伊莉莎说这句时,看上去咬牙切齿。

    马凯摊摊手,“明明你比我更适合政治,这一点你们都明白。”

    张一坐为一名吃瓜群众。

    从两人对话中,听懂他们的父亲,应该是一名大官。

    而名大官,看上去重男轻女啊~

    弟弟喜欢经商、姐姐喜欢从政。

    父亲偏偏想要儿子继承政治资源。

    这算是一种有钱的烦恼吧?

    翌日。

    张一再次来到机场,打算乘坐俄国内支线小飞机航班,从莫斯科出发,飞往迪克森。

    迪克森是挨着北冰洋、南森海海盆最近的城市之一。

    ‘进取号’已经到达那里。

    从莫斯科向东北方向飞2500公里,不到四小时。

    从天上看迪克森。

    这是一个概模很小的——小镇。

    人口大概只有2000来人。

    岛上有杂货商店,一个边防哨所,医院,学校,政府,法院和其他建筑物。

    还有一个50年代末建立迪克森空军机场。

    几十年前改为军民两用机场。

    整个小镇,看上去大而荒凉,没有生机。

    张一还在天上看到巨大的‘进取号’停在海边码头。

    飞机降落。

    张一四人,坐进由当地老人开的私家车。

    老人约七十多岁。

    驾驶一辆天朝生产的长城皮卡。

    一手扶着方向盘,车里放着卡秋莎。

    一手拎着伏特加,往嘴里灌酒。

    看上去很嗨~

    行车约十公里,皮卡来到迪克森港。

    港口也是边防哨所所在地。

    张一到达时,金英浩正在为‘进取号’办理离港手续。

    崔丽、彼得、哈维、张一,四人也要在哨所办理离境手续。

    办理手续的人,不是漂亮可爱的女文员。

    而是一个身高约两米左右的男人。

    有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和一头板寸头发。

    衣服内衬为蓝白相间的海军衫,外套为草绿色的军大服外套。

    看着比较彪悍。

    不好相处样子,为人却不错。

    他竟然把张一夹在护照里面的五十米元小费退了回来。

    这让张一生起歪心思。

    把写有电话的纸条放到男子面前。

    “如果在这里混不下去,打我电话。”

    张一为什么要这么说?

    大家都收受贿赂,偏偏有一个人不收。

    就像,黑天鹅群里站着一只白天鹅,被赶出来是迟早的事。

    随后拿起护照离开哨所。

    径直进入港口,登上‘进取号’的电梯。

    南森海海盆,位于迪克森西北方向,约一千三百公里的位置。

    以‘进取号’的航速,全速只需要35小时。

    而这里是北冰洋,海洋深处漂着不少冰山。

    破碎的浮冰,直接撞过去。

    整块、大片冰层,只要不超过两米,‘进取号’可以以两节的速度,用冲撞力破冰。

    一节相当于时速一海里,也就是1.852公里每小时。

    每小时3.7公里的速度,用蛮力破开两以米下的冰层。

    超过两米,需要使用冲压破冰。

    这个速度还要慢一些,一小时不到1.8公里。

    如果遇到冰山,那只能绕道。

    所以,一天半根本到不了南森海海盆。

    这也让张一,有时间享受几天空闲时光。

    亲自下厨整点小菜,在寒冷的北冰洋喝着小酒。

    隔着窗户观赏远处的雪山。

    除了有点冷,其它都还不错。

    偶尔和跟在船后的两只长大的迷你章鱼互动。

    控制它们畅游海底。

    很不错的乐子。

    出海第四天下午,张一正在厨房看视频、学做包子。

    突然感到船停了下来。

    接着船上直升机,像大号苍蝇轰鸣着,从天上飞过。

    发生了什么事?

    这不是张一关心的事情。

    这次出门,专程带着哈维和彼得,就是让他们开船。

    金英浩和新队员,在去南非的路上,也学会驾驶‘进取号’。

    却是不如哈维和彼得老练。

    这里是危险重重的北冰洋,需要两人掌舵。

    而张一呢,并不会开船。

    更不懂北冰洋。

    与其在驾驶室乱指挥,不如呆在厨房里找点乐子。

    大约一个小时后,‘进取号’的四副螺旋浆,再次爆发海量推力。

    透过玄窗,张一注意到,进取号驶进了冰层。

    船身后方,是漂着浮冰的海洋。

    船身前方,则是看不到头的冰面。

    很明显,刚才停船是彼得和哈维犹豫绕行,还是破冰。

    崔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厚帽、厚手套,推开厨房舱门走进来。

    接着崔丽开始脱帽子、脱手套、脱外套...

    这是因为厨房里的气温有二十多度。

    热量来自发动机的余热。

    崔丽看着张一,解释道:

    “这块冰层有数百公里宽,绕不过去,彼得决定破冰,我们可能还得十多天才能到达南森海海盆。”

    张一揉着面团,并不着急。

    “‘进取号’本就是破冰船,破冰是它存在的意义。”

    想到什么,张一抬头看向崔丽。

    “之前你做的家乡冷面很好吃,多做一些,我们晚上吃包子和冷面。”

    崔丽点点头,系上围裙开始准备。

    这样悠闲的日子,直到第四天。

    海面上的冰厚超过2.3米。

    这时候不得不使用冲压式破冰法。

    船头和船尾有压水舱。

    第一步是把船尾压水舱,注上适量海水。

    船头压水舱里排空海水。

    这样,整船是,头轻尾重。

    船头上翘。

    开启动力,把船头冲到冰面上。

    再把船头压水舱,注满海水。

    用重量压碎冰层。

    简单的步骤,重复使用。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不小心会翻船。

    而且,速度更慢...

    一个小时,才1.5~1.8公里。

    很缓慢的速度。

    张一不紧没有难过,反而很开心。

    2.3米的冰层,可以干什么?

    张一让人把雪地摩托,通过吊机放到冰面上。

    这样玩的机会,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

    张一玩的飞起。

    彼得和哈维则很抑郁。

    他们发现,冰层的厚度还在增加。

    到了晚上,冰层的厚度,从最开始2.3米,已经增加到3米。

    而且后面的冰层好像更厚的样子。

    第二天,冰层由3米增加到4.5米...

    这个时候,彼得意识到事情要糟,后面冰层最终厚度可能会达到六到八米、甚至十米。

    而‘进取号’的破冰极限是六到七米。

    这么厚的冰层,一个小时五百米都很吃力。

    如果遇到一点故障,造成停船。

    仅仅只需四五分钟。

    ‘进取号’的四台螺旋浆就会和海水冻在一起。

    到时大家会被困在一望无际的冰原里。

    彼得的担心很快传到张一耳朵里。

    张一和崔丽正在厨房为大家准备午餐。

    冰天雪地,没有比吃酸菜鱼更爽快的事情。

    张一知道自己的斤量。

    不懂机械维护、不懂海洋气候,更不懂开船。

    彼得现在是船长。

    张一完全尊重他的决定。

    彼得决定抓住天气良好的机会,派出直升机,看看前面的情况。

    哈维、金英浩两人很快出发。

    进取号足够大。

    船上储备的食物、淡水、柴油也足够多。

    即使被冻住,船上物资保障十九人,生活十个月没问题。

    所以张一并不太担心。

    一小时后,直升机返回。

    没想到,除了哈维和金英浩,还有另一个人从直升机里走出来。

    得知哈维带一个陌生人回来。

    张一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恐怖片。

    也是在北极。

    在不该有人的地方,突然遇到一个人。

    猪脚还把“它”带回船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