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结业典礼

第二百一十一章 结业典礼

作者:西南北无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杨太后又坐到了阅兵台上,边上陪着的是东和赵?童鞋。//周围的人,还有谢枋得和刘鼎孙,以及礼部的陈宜中、邓光荐等人,国学院的夫子们,更全都到场。

    阅兵台前站着的,则全是孩子。

    这不是又弄什么童子竞技会,而是在举行几个学校童子的所谓的结业典礼。

    学校里有操场,孩子们课间活动没有场地,这是不对滴。但它们都小了点,所以在东的策划下,就又到了这个地方。

    自景炎五年朝廷下令让孩子们进学校学习开始,至今已经五年了。其中一些开办较早的学校,这主要是在琼州,按上一年帝国新制定的《十年义务教育试行规制》,它们的学生都已经到了在县学毕业的时候,因此,国学院就按新的规制,在这些学校举行了帝国前所未有的结业考试。

    这个考试自然有尝试的意思在里面,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太出格之事,因为在许多夫子的眼里,它也不过就是类似于过去朝廷的“童子试”。

    “童子试”又称“童子科”,是宋代举行的各类考试之一,它的考生,是年龄十五岁以下的神童。这些神童由各地官员所推荐,再经皇帝亲试,一旦成绩优异,朝廷直接给个功名并不希奇。

    哪个著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著名词人晏殊,就是应试童子科考试,被宋真宗赐进士出身,后成为朝廷的重臣。而且他的这个经历很有点传奇。

    《梦溪笔谈》中记到:(晏殊被)召至阙下,适御试进士,便令与试。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乞命别题。”上极爱其不隐。

    晏殊到京城后,宋真宗正好在举行殿试,就让他和哪些举子们一起考试,但晏殊一看题,这是十天前他做过的,于是就请换一个。宋真宗一见,这样诚实的孩子要培养。

    晏殊的诚实还表现在,后来真宗任命他为东宫的官,并告诉当时的执政,他听说其他的人都喜欢宴请游玩,只有晏殊兄弟在读,所以这个官让他来做。晏殊知道后,就回话:“臣不是不喜欢宴请游玩,只是因为没钱而已。有钱了,臣也会去。”真宗就更是对他刮目相看。直至仁宗朝,他一直被大用。

    南宋之时,在孝宗淳熙元年(1174),童子试中甚至还出现了女童。

    宋人李心传在他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记到:“自置童子科以来,未有女童应试者。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试,中后省挑试,所诵经四十三件并通。四月辛酉,诏特封孺人。”

    宋代不愧为宋代,这个林幼玉绝对算得上是帝国历史上真正的女进士。后世的元、明、清,在这方面,的确差多了。在宋代玩教育,真的是非常恰当。

    有过去的经验在此,帝国首次“县学结业考试”进行的非常顺利,一点都不令人奇怪。

    当初在国学院的奏报中,如果不是因陛下讲过,这是以“达标”或“合格”为标准的考试,夫子们甚至很有可能将“解元”都给写出来了。毕竟这是行朝到海上后,举行的第一次考试,他们真的是非常重视。

    东看了奏报,嘴里冒出来的,自然是:“好,很好,甚好。”

    但老谢和刘鼎孙虽然满面笑容,却一直看着他,并不吱声,反而脸上有着期待。

    开玩笑,帝国新的教育规制是小鬼头捣鼓出来的,冲着他哪爱折腾的性子,就这么几个“好”字结束了?哪是绝对不可能滴。

    现在,东要是不折腾点事,国学院的夫子们一样会在心里嘀咕。

    做人做到这地步,也实在是人生的杯具。但这真的也不能全怪咱啊,要怪,俺还是给你内牛满面的两个字:“代沟”。

    “谢爱卿,刘爱卿,这个县学的结业考试,是帝国举行的第一次,为向所有人昭示朝廷教化天下的决心,同时也为了庆祝,朕以为,弄个典礼是必须的。”

    既然咱将“教化天下、重教兴学”的大旗给竖起来了,当然要让它继续飘下去。

    听了陛下的话,谢枋得和刘鼎孙这才释然:“臣遵旨。”

    “朕觉得,这个典礼仪式,是不是这样,……”

    你看看,竟然早有准备,就知道你闲不住。

    其实东策划的这个毕业典礼和后世也差不多,成绩优异的学童奖励奖励是应该的,勤奋教学的老师更应该表扬。

    奖金就算了,学童们年纪还小,这没必要。再说,动不动就给钱,会将孩子从小就引到钱眼里面去。

    在东给老师和孩子们准备的奖品中,学习工具一套,笔、墨、纸、砚都有,国学院刚完成的《大宋字典》初版一本,另外就是皇家院的藏若干。奖状是绝对要发,而且他又请太后亲笔签了字。

    杨淑妃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东知道。他为了让太后能多散心,更为了帮她找事做,不让她太闲,的确想了不少招。

    至于他还有没有借机向夫子们更多地昭示帝国皇家仍然重视文教的小心思,那就只有问这个狡诈的后世废才了。

    杨淑妃对这种“与童同乐”之事,肯定非常高兴。只不过她一参与,事情的规格立马被抬高了,所以,举行一个典礼仪式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帝国的礼部就此也参与了进来。

    现在,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之中,杨淑妃和谢枋得、刘鼎孙等人,给成绩优异的孩子和优秀的“园丁”颁了奖。当然,这种出风头的事,也少不了帝国陛下。

    孩子们的兴奋就不用说了啊,那些拿到帝国陛下和太后亲自颁发奖状、奖品的学童,尤其如此。

    老谢和刘大学士更是满面春风,因为陛下在事前还说了:“谢爱卿,刘爱卿,这个县学的结业典礼办过之后,我大宋新的郡学开学仪式也应该弄一下。朕已经得到太后的首肯,她还将亲临。”

    听了他的话,当时国学院的夫子们心里只有两个字,敬佩。

    您扪心自问,历代之中何曾见过如此重教兴学的圣君?

    就是邓光荐也来了句:“陛下圣明。”

    但是,兴奋的时候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很热。

    虽然陈宜中也顺着众人恭维了陛下几句,但旁人都没注意到,他在向卫王殿下行礼时,其实更慎重。

    老陈是老江湖了,他以前是帝国的首席大臣,有很多的事情他同样是非常清楚、甚至是明白的。在他的内心里面,对这个变得善于“折腾”的陛下,到底是什么想法,现在真的没人知道。

    况且,尽管老陈现在还是朝廷的五大尚之一,但他实际上已在朝中被冷落,因为职位和分工就摆在哪里。而被冷落,往往使人成为旁观者。旁观者清,有些事就看的更清楚。

    陈宜中注意到帝国的卫王殿下看着哪些奖品已眼热。

    这是由于,就算奖品再一般,可皇家出手,外表包装上还是非常精美,要不您在这个堂堂大宋朝让人笑话,就是夫子们都会觉得颜面扫地。

    赵?现在已经十四岁,这位小童鞋有喜欢在外乱窜的皇帝哥哥做榜样,早已变得不安分。但童鞋毕竟还是童鞋,孩子的天性里面常有的东西,他也不例外,特别是攀比。

    这小子看见他的皇帝哥哥和太后给别人颁发这么漂亮的奖品,小屁孩的嫉妒心少不得就有那么一点。

    老陈见别人都在注意颁奖,因此就慈祥地和卫王殿下说了一句话:“这些东西,殿下以后都能得到啊。”

    赵?点了点头,他随后就来了事。

    等颁奖仪式完毕,拉了拉笑容满面的太后,他满脸期待地问道:“母后,等?儿结业了,您也给?儿发一份奖品好吗?”

    杨淑妃慈爱地拍了拍他的小脸,柔声说道:“好啊。”

    但她紧接着也来了一句:“不过这奖品,就要先找你的皇帝哥哥要了。”

    边上的东差点哭出声来。

    带你小子出来,是为了让你多长点见识,这也算是在培养你。可你小子也太会拍马屁了,知道杨淑妃喜欢什么,你就来什么。这也就算了,可拐了弯,竟然又把兄弟我给绕了进去。难怪后世家长们说,孩子都是人精啊。

    赵?可没管他是怎么想的,杨淑妃的话音刚落,他就又渴望地问到:“皇帝哥哥,你会给?弟什么奖品呢?”

    东黑线差点上了脑门子。你小子是真的不知道,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值钱滴,就是咱今天送出去的,也全是宋代的文物,这要是放到后世,奶奶的,那一份都要值个千万。在咱的眼里,今天兄弟我实际上亏大了。你竟然还想要其它的。

    可是看着赵?的眼睛,他又只好说道:“?弟,只要你把读好,朕一定会给你奖品。”

    赵?看着他:“一定?”

    “一定。”

    东的脸上,有着欺骗孩子的狡猾笑意,但在非常了解他的吉安眼里,他的眼珠子其实一直没少在转。这就说明,这个狡诈的帝国陛下心中,还在盘算着其它的事。

    东到这个时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此时已经发散,并让许多事情的本身、以及它们的进程发生了改变。他应该知道这些的,但他也根本不太愿意去理会有些事。

    因为历史的教训告诉他,他现在是在逆水行舟,要么逆流而上,要么就一泻千里,这是绝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实上,宋景炎十年(元至元二十二年),当宋元双方在战场的主要方向上,仿佛仅仅是对峙时,他和老忽不仅不轻松,而且也都会面临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这些事情对他们两人来讲,更在将来是极其重要的。

    ------------

    这章全当过渡,写的并不好,以后再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