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七十章

    “那谁能想到呢?这就是缘分啊!”

    杨二爷爷有些得意, 对杨继西小两口道,“她年轻的时候可泼辣了, 又护短, 外人说我一句不好,她能说十句回去,厉害着呢。”

    “再厉害也被你娘弄了几回, ”杨二奶奶轻嗤一声, “也是我年轻的时候想岔了,觉得没给你生个儿子, 腰板挺不直, 到生老三的时候, 我明白了, 甭管是儿是女, 都是我的孩子, 我何必在意你爹娘的看法。”

    “我早就跟你说过,你还指着我骂,说我不行呢, ”杨二爷爷摸了摸鼻子, 在杨继西和孙桂芳的闷笑声后开口道。

    几人说说笑笑,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周家大院。

    周家几兄弟的房子和杨家大院有些相似, 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房子和房子之间是没有小菜地隔断的, 而是直接连在一堵墙上,一排过去周大舅家, 周二舅家, 周三舅家。

    一排过去, 周大舅家是青砖瓦房,另外两家虽然不是砖房, 可也是木房顶着瓦片的。

    “我们来得早,这会儿没啥人,”杨二奶奶拉着孙桂芳走在最前面,杨继西跟在后面,最后是杨二爷爷。

    周家大院的院门只有一个,院门很大,五个人并排进院子都没问题。

    院门口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过家家,其中就有几个比较眼熟,是上次孙桂芳和杨继西过继摆席时,周家几个舅舅带过来玩的那几个。

    “姑婆!”

    最大的那个孩子看见杨二奶奶后,大声喊着,另外几个小的也跟着看过来,一一叫着人。

    杨继西和孙桂芳被叫表舅和表舅娘。

    里面的周大舅听见动静后,赶忙走了出来,看见他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一路上累了吧?快进屋坐!”

    “来了啊?先去我那坐坐,”周二舅随着走出来,他后面还跟着一个青年,长得和周二舅有几分相似。

    “小妹他们来了?”

    大嗓门周三舅的声音也从侧边传来,“柱子!端几根长凳出来给你姑姑他们坐!”

    声音越来越近,看来是往这边走了。

    杨继西和孙桂芳一一唤着人,进了院子后发现院子特别宽敞,角落里还种了不少花草,打理得非常好。

    周家人也很多,孙桂芳跟着杨二奶奶去周大舅舅家见今儿的寿星周大舅娘,杨继西跟着杨二爷爷坐在院子里,和几个舅舅,表哥、表弟说话。

    周大舅夫妇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周文柏,在周大舅退休后,便接了他的位置在跑车,昨天请假回来了一趟,傍晚就走了,得下个月才休假几天,所以没在家。

    周文柏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小名叫树根,今年九岁,在念书,今儿周六在家,方才最先招呼杨二奶奶的就是他。

    小女儿叫周文心,已经出嫁两年,目前还怀着8个月的身孕,所以是女婿赵保国过来祝寿。

    周二舅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跟在他身旁的青年,叫周文青。

    周文青夫妇生有三个孩子,大丫头7岁,二儿子5岁,还有个小儿子三岁多,周二舅上次去杨二奶奶家,带的就是小豆丁。

    周三舅夫妇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文成,夫妇二人生有一个儿子,6岁。

    小儿子周文功去年才结婚,现在他媳妇儿正怀着五个月的身孕呢。

    也就是说,周家大院,算上还未出生的孩子,小孩就有六个,大人有十八个,还没算出嫁女在内。

    这确实人丁兴旺,而且杨继西在接触他们后,发现几个表哥和表弟都被教导得很好,目光清正,连带着孙辈也个个是懂事知礼的。

    也难怪周家日子过得这么好。

    “我前些日子身体不利索,就没过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你儿媳妇呢,”周大舅娘拉着孙桂芳的手,笑眯眯地对杨大奶奶道。

    杨继西他们结婚时,周家是没来人的,毕竟他们和三房也没啥关系。

    “这孩子手巧得很,听说你冬天老犯头风,这不,给你做了个盘发帽,你戴上试试。”

    杨二奶奶先把装有鸭蛋的竹篮递给了她儿媳妇后,又把盘发帽拿出来给周大舅娘。

    “哎哟,这边上还加了棉啊?”

    周大舅娘一拿到手里,就感觉厚实,而且很软乎,她再往头上一戴,尺寸也是合适的,非常舒服。

    “家里还有点去年做棉衣剩下的棉花,正好就用上了,合适不?”

    周大舅娘微嗔了她一眼,“当然是合适的,好闺女,你这手是真的巧。”

    “是娘教得好。”

    孙桂芳笑道。

    杨二奶奶在一旁把放好篮子又过来的女人拉到孙桂芳面前,“这是你大舅娘家的表嫂,你们年轻人一起说话去,我和你大舅娘说说话。”

    “桂芳,来,我们去那边坐,”周大表嫂笑盈盈地拉着孙桂芳就往那边走去。

    在靠着周大舅他们家灶房门口的院子里,有四根长凳,那坐着几个年轻女人,其中一个还挺着肚子。

    大表嫂笑着跟孙桂芳依次介绍道,“我们家人多,也就直接排了轮子,这是你二表嫂,三表嫂,四弟妹。”

    “我是你二舅家周文青的媳妇儿。”

    二表嫂瓜子脸,丹凤眼,说话细声细气的。

    “我是你三舅家周文成的媳妇儿,”三表嫂圆脸圆眼,长得很喜庆,说话声音洪亮。

    “我也是你三舅家的,我男人叫周文功,”四表弟妹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她人高挑,肚子微显着弧度,面色红润一看就养得很好。

    大表嫂拉着她坐下,又笑道,“我们家还有一位妹妹,她现在八个月的身孕了,行动不便,就没回来,但是妹夫来了,瞧瞧,就坐在你大舅旁边那位。”

    “大嫂说错了,”三表嫂哈哈笑道,“桂芳应该叫文心姐姐才对。”

    “是是是,”大表嫂一拍头,“文心是比桂芳他们大两岁,不是妹妹,是姐姐。”

    这边孙桂芳和表嫂、表弟妹们说说笑笑,还吃着花生糖喝着茶水。

    这边的杨继北也在认识了那么多亲戚后,在和他们说话。

    “我记得你,”周三舅家的小儿子周文功笑嘻嘻地拍了拍杨继西肩膀,他就坐在杨继西身旁,“我十二岁的时候去姑姑家玩儿,你被你大哥欺负,我还帮你用木弹弓打石子在他身上呢。”

    “我也记得你,”杨继西笑道,“我大哥可生气了,到最后也没找到是谁。”

    杨继西比周文功大一岁,但周文功比他早结婚两年。

    二人说着说着,话题就有些歪了,只见周文功有些得意道,“你虽然比我大一岁,可我马上就要做爹了,你可得努力啊。”

    杨继西失笑,“那就先恭喜了,我和桂芳还不着急。”

    “其实我也不着急,”周文功压低声音,“可我媳妇儿着急,我娘着急,这不,一下就当爹了。”

    杨继西忍着笑,“我觉得你这样说话,可能会被你娘骂。”

    周文功对站在自己身后的周三舅娘毫不知情,反而得意道,“才不会,我娘不在这。”

    “是吗?”

    “咿!娘您什么时候来的?”

    “在你说不想那么早要孩子的时候,”周三舅娘也是个大嗓门,她快而狠地拧住了周文功的耳朵,在对方的求饶声中,对杨继西道,“别理这小子,他是皮痒了欠收拾!”

    这边的动静自然被孙桂芳她们听见了,只见四表弟妹摸着自己的肚子,轻哼一声道,“他跟我说,五年十年都不着急要孩子,院子里这么多孩子已经够烦他耳朵了,我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生孩子的是我,又不是他,等再过五年十年,我都多大岁数了?敢情吃苦的不是他!”

    说完还又冷笑了一声。

    二表嫂闻言点头,“这女人年纪越大,生孩子越危险呢。”

    “可不,就男人觉得轻松,”三表嫂也表示了对自己男人的不满,“还说再想要个闺女呢,一个儿子他都管不住,还想要?自己生去!”

    “桂芳,你们还年轻,一定要做好准备后再生孩子,不然可麻烦了。”

    “可不,我们养孩子可和爹娘他们养孩子不一样。”

    几人开始向孙桂芳传授“知识”听得孙桂芳晕头转向。

    还是周二舅娘过来,让大表嫂、二表嫂还有三表嫂去灶房帮着做饭。

    今儿中午就他们一大家子人,晚上来的是生产队的。

    孙桂芳本想去帮忙,被大表嫂拦住了,“你和她说说话。”

    “对啊,和我说说你们水竹林那边吧,我还没去过呢。”

    四弟妹好奇地拉着孙桂芳问。

    “我娘家那边是水竹林,我婆家这边是田家岗。”

    孙桂芳笑着解释。

    “哎呀,”她捂住头一脸痛苦,“这一怀孕,脑子都不好使了,是了是了,姑姑那边是田家岗。”

    她苦恼的样子让孙桂芳轻笑,二人没说多久的话,杨二奶奶就含笑过来了。

    “还有几个月就生了吧?”

    “还有四个多月,”四弟妹摸着肚子道,“上个月可把我折腾惨了,吃什么吐什么,不吃又饿,好在这个月能吃下东西,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我生老三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生完她我不但没有胖,反而瘦了好多,”杨二奶奶也想起自己怀孕时的辛苦,还拉着孙桂芳说。

    “你爹就知道给我端来热水,说喝点热水心里就舒服多了,我是水牛啊!一天到晚都在喝水!”

    闻言,孙桂芳二人都在笑,杨继西和周文功从那边一起过来,周文功一屁股坐在自己媳妇儿身旁,杨继西也坐在孙桂芳旁边。

    几人说着话,不多时赵保国也过来了。

    “对了,你们还不知道吧,”杨二奶奶对杨继西夫妇道,“这保国啊,在供销社上班呢!”

    咿。

    杨继西二人看过去,脸上带着疑惑。

    他们并没有在供销社见过赵保国啊。

    赵保国笑道,“我在仓库,很少到前面去。”

    “今年遭了鸡瘟,这鸡蛋都快一毛一个了,供销社涨成多少了?”

    周文功问道。

    他好久都没去镇上,只是听赶集回来的周三舅娘说起有些人买鸡蛋的价钱。

    “九分钱一个,如果是换东西,以前一个鸡蛋可以换二十颗糖粒,”赵保国给了个比方,“现在一个鸡蛋换五十颗糖粒还有人觉得少了些呢。”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杨二奶奶皱起眉头。

    “很快就会降下去的,”赵保国没透露太多,但也给了点信号。

    杨继西记在了心上。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疯玩,最小的那个因为追不上,气得哇哇大哭,被他爹周文青抱过来交给了杨二奶奶哄,毕竟三表嫂和周二舅娘在做饭。

    “不哭不哭,你以后也会长大的,会比哥哥姐姐还要高,然后就能一起玩儿了,”杨二奶奶抬起手给他擦掉眼泪,小豆丁抽泣两声后,又挣扎了一下。

    杨二奶奶刚把人放下,小豆丁就继续往哥哥姐姐那边跑去。

    “真可爱。”

    孙桂芳看着小豆丁一摇一摇的小背影对杨继西道。

    “是啊,”杨继西点头,刚握住孙桂芳的手,一旁的四弟妹就清咳一声。

    “注意点啊。”

    带笑的调笑声,让孙桂芳脸一红,刚要把手收回去,就被杨继西一把抓住,“你手有点冷,我给你暖暖。”

    孙桂芳闻言也不再挣扎。

    “你瞧瞧人家。”

    被吐槽的周文功也立马抓住她的手,杨二奶奶见到后哈哈大笑。

    见他们几个在这边,周三舅的大嗓门又来了,“快过来坐!凳子拿过来!”

    周大舅娘听着他那嗓门就觉得头疼,笑骂道,“你这声音,就是老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午饭非常丰盛,菜瓜红烧鸭子,还有杨继西他们送来的咸鸭蛋,一个切成四块,四个就能摆一盘子,还有豆腐鱼,土豆烧排骨,炒青菜和笋子汤的。

    吃过午饭,又坐了一会儿后,杨继西他们便告辞了。

    杨二奶奶和周大舅娘一番拉扯后,还是提着舅娘给的回礼,冲他们挥了挥手便出了周家大院。

    “娘,我来提。”

    杨继西接过篮子后,发现有些重,杨二奶奶见此说,“里面有两斤卤肉还有一只熏鸭子。”

    看得出来周大舅娘确实喜欢吃鸭子相关的东西。

    “给这么重的回礼啊,”杨二爷爷吃惊道,往年虽然也重,但没有这么多。

    “说是喜欢我们家桂芳,”杨二奶奶笑道。

    孙桂芳脸一红,杨继西见此说,“我们家桂芳人见人爱。”

    “西哥!”

    孙桂芳红着脸跺脚。

    “本来就是嘛,”杨二奶奶拉着她走在前面,回家的路下坡居多,所以也不怎么费劲儿,很快就到家了。

    先把卤肉放在大碗里,然后把大碗放在水盆里,这样不会坏。

    虽然已经十一月了,可注意点总是好的。

    熏鸭就放到库房那挂起来。

    杨大奶奶见他们回来,便在那边招呼了一声,“家里做了面糊糊,过来吃点?”

    “不吃了,”杨二奶奶笑道,“石头呢?”

    “和他爸去背柴了,”杨大奶奶笑道。

    杨继西去新房那边看看屋子,没发现什么后才回来去清扫鸡圈。

    过了两天后,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准备去孙家。

    杨继西他们手里现在有二百八十多块钱,欠孙家一百多,还了以后,他们还有一百出头,也是攒了一点钱了。

    “不用给这么多,五块钱就足够了,”孙桂芳把多的放回杨继西手里,“五块钱的肥肉有八斤多呢。”

    “那你不买点吃的?”

    杨继西问。

    “家里的花生糕还没吃完呢,行了你出去,我换衣服。”

    孙桂芳把人推出门,换好衣服后,便背着小背篓和杨二奶奶出门了。

    “你们在家仔细点儿,可别让我回来看见乱糟糟的,否则我骂人。”

    杨二奶奶先放了狠话。

    “不会的,我和继西在家你就放心吧!”

    结果晚上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就被杨继康拉到家里去吃饭了。

    “二婶和弟妹都不在家,你们就在我们家凑合凑合,也懒得做饭了。”

    杨继康这么说。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是想自己做的,可杨大奶奶做了玉米粑,那味儿香得哟。

    二人对视一眼后,决定就吃这一顿,明儿不来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的面,中午也是吃的面,晚上孙桂芳她们没回来,于是还是吃的面。

    第三天早上他们喝粥,因为早上煮得多,所以中午和晚上都是喝粥。

    杨二爷爷有些扛不住了,“还得吃点菜啊。”

    “我明儿就做饭。”

    杨继西拍着胸口道。

    而这边的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却过得十分滋润,不说孙母的厨艺好不好了,这家里就只有孙父一个男人,他出去溜达后,一院子都是女人,有说不完的八卦,做不完的样衣。

    三天后,杨二奶奶觉得可以回去了,孙桂芳也有些想杨继西,于是二人又背着回礼,去镇上买了肥肉准备回家熬油。

    等到家时,家里没人,但是堂屋和灶房都很干净,鸡圈也是。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四处看了看后,便去了杨大奶奶家,问起这几天家里两个男人怎么过的。

    康嫂噗嗤一笑,“你们走的那天晚上请他们过来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就说自己做,不来了,结果第二天吃了一天的面,第三天喝了一天的粥,第四天又吃了一天的土豆焖饭,第五天吃的什么来着?”

    “吃的红薯焖饭,今儿又开始喝粥了,现在去李家看家具去了。”

    杨大奶奶也笑。

    杨二奶奶笑骂着,“这男人做饭就喜欢做一样,做得还多,一天就吃一样东西!”

    “西哥也是这个性子,如果我们在家,他做饭还会多几个花样,”孙桂芳也忍不住笑。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一个倒是想秀一波自己的厨艺,可杨二爷爷觉得两个人吃那么多懒得弄,于是就搞一样,量就是一天的。

    他们回来的路上,听人说孙桂芳她们刚回去没多久,顿时喜笑颜开。

    加快脚步到家,听见杨大奶奶堂屋里的说笑声,二人对视一眼后赶忙过去了。

    “娘,桂芳,你们回来了!”

    杨继西难掩喜色。

    “回来好啊,我们两个人在家都不热闹,”杨二爷爷也笑眯眯的。

    “我看你们是想我们做的饭菜,”杨二奶奶微嗔了他一眼。

    “都想都想,”杨继西露出一口大白牙看向孙桂芳。

    孙桂芳问,“如果我们今天不回来,你们明天准备吃什么?”

    “吃土豆焖饭,”杨继西说。

    这些日子土豆多得勒。

    “得,早知道我们再住几天回来,让你们在家吃个够!”

    杨二奶奶话虽然这么说,可到底是心疼他们的,下午熬了油渣后,加了点盐进去搅拌了一下油渣,这也是一道菜了。

    接着炒了四个鸭蛋,把孙家给的风肉煮上切了,又炒了菜瓜丝,做了个青菜汤,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吃得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