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元风流 > 72、妥协

72、妥协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开元风流 !

    事情果然闹大了。

    姜青当街纵马撞了当朝官员崔璩之女的消息就这样传播了出来,有痛恨姜青的人,更是翻出了姜青无数的旧账,他原本名声就很臭,本来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然而这个时候,他每被翻出一些旧账,他背后的某些人就越忌惮。

    不少人只是看到表面现象,以为此事的导火索,在于被撞之人的身份,有人很不爽的表示,如果被撞的人不是崔家的嫡女的话,或许还会放任姜青这么祸害下去,谁让姜家正得圣眷呢?

    要知道,姜皎可是被李隆基“数召入卧内,命之舍敬,曲侍宴私,与后妃连榻,间以击球斗鸡,常呼之为姜七而不名也。兼赐以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玄宗又尝与皎在殿庭玩一嘉树,皎称其美,玄宗遽令徙植于其家,其宠遇如此。”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宋璟要拿这位楚国公开刀了,在宋璟知道姜青被第一时间押入长安县衙后,心中不由一定,那个时候,京兆尹源乾曜还想以上官的身份让长安县令裴耀卿将这姜青转到他那里,理由倒也冠冕堂皇,说是受害人乃是朝官的女儿,而姜青身份也不俗,应当要让他这个京兆尹来处置。

    若是一般的县令,尤其是没有后台的那种,肯定把这烫手山芋赶紧扔了,因为两方都得罪不起。

    可惜裴耀卿可不是一般的县令,他是做实事的人,胸中很有一番抱负,若他能够改革配户和市法成功,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政绩,还能在百姓之中获得极大的清誉,最重要的是更能得到宋璟的赏识。

    裴耀卿并不是喜欢投机的官员,也极少对上官阿谀奉承,他全凭自己的实干之才走到这一步,当然整个裴家对他的鼎立支持也是他能够仕途顺畅的原因之一。

    所以极有主见的裴耀卿硬顶了源乾曜的命令,并听从某个心黑手辣的家伙的建议,连夜审问姜青,姜青一开始口风还很紧,他只道这不过是例行公事,以他的身份,肯定马上就会有人来搭救,毕竟他可知道姜家的不少狗屁倒灶的事情。

    结果却出乎姜青的意料,裴耀卿一改那本来非常讲理的作风,直接用刑,姜青出身富贵,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楚,根本没撑多久,就全招了,这让一旁的王维腹诽不已,他倒是希望这个姜青能多受点苦……不过,也没关系了,这家伙的结局早就定了。

    源乾曜对裴耀卿的强硬表面上大为光火,做足了样子,但他心中却不着急,拜托他把姜青捞出来的可是姜家的那一位,可这个时候的源乾曜,哪里还闻不出其中的味道,哪怕以前姜皎对他有举荐之情,但向来胆小怕事、以自保为第一目的的他,才不会为姜家火中取栗。

    源乾曜深知,若是自己真的敢强行伸手的话,那么政事堂的一封堂帖发出,他就是想伸手也伸不了了,平白还会恼了当朝首相,这可不是圆滑的他想做的事情,就让姜皎和宋璟斗去吧,他只想置身事外。

    宋璟在知道源乾曜偃旗息鼓之后,不由冷笑一声,心说源乾曜这个家伙虽然才干不怎么样,但嗅觉倒是灵敏,他今日置姜家不顾,已经可以看出他那白眼狼的本质,若姜家的那一位不看清楚这源乾曜的话,迟早会被坑。

    在姜青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供出来后,哪怕姜家的那位急的直跳脚,那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人证物证俱在,姜青供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够牵扯到那位身上,而若是宋璟真的要一查到底,姜家靠着圣眷,不至于说毁灭,但肯定会伤筋动骨,而姜皎的反击,自然也会让宋璟一派的官员落马不少,这进了官场,谁身上没有些事情啊,要查起来,大家都要倒霉。所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妥协。

    此事在长安传得纷纷扬扬的时候,宋璟终于以“皎权宠太盛,恐非久安之道”的缘由上奏弹劾,李隆基起初都是留中不发,觉得大概宋璟是嘴上喊喊的,做做样子,谁都知道宋璟乃是刚正严明的铁相,他弹劾姜皎更能搏得良好的官声,结果宋璟却“屡奏请稍抑损之”,这终于让李隆基重视起来。

    李隆基把姜皎再次秘密召入宫中,给姜皎看了宋璟的奏折,姜皎当时的脸色十分难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妥协的话,那么如果从那个让他恨得咬牙切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后辈身上往上查起来的话,那么姜家的势力都够呛。

    唐朝宰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更别说像宋璟这样强势的宰相了,副相苏颋说好听点是替宋璟查漏补缺,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但说难听点,就是个应声虫而已,一旦首相没有副相节制,那几乎可以掌控整个政事堂,也即是行政的力量,到时候一切成了既定事实,皇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时候的皇帝可真的不是一言定鼎的存在,也不可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最大的优势是掌握着官帽子,有一定的决策权,但宰相也有,皇权是受相权制约的。

    李隆基哪怕心中不待见宋璟的不识好歹,但此时却还要依靠宋璟,因为他深知宋璟的才干,宋璟才刚刚当了一年宰相,整个唐朝发生的改变李隆基是非常清楚的,这也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只能站在宋璟这一边,而姜皎也妥协了。

    一时的妥协,是为了日后的再次崛起,姜皎很明智的做出了选择,哪怕他心中真是恨死了宋璟,当然还有那个姜青,他觉得这次真的要好好的约束一下族中的后辈了,再这么放肆下去,姜家迟早会败亡。

    抓政敌小辫子就是这样,往往是自下而上,那些管教不好自己后辈的官员,常常就吃亏在后辈的纨绔身上,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一个小小的突破口,深究下去,总能够挖出大鱼。

    阴历七月,阳历八月,李隆基下敕曰:“西汉诸将,多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并以优闲自保。观夫先后之迹,吉凶之数,较然可知,良有以也。太常卿、上柱国、楚国公、监修国史姜皎,衣缨奕代,忠谠立诚,精识比于桥玄,密私方于朱祐。朕昔在藩邸,早申款洽,当谓我以不遗,亦起予以自爱。及膺大位,屡锡崇班,茅土列爵,山河传誓,备蒙光宠,时冠等夷。朕每欲戒盈,用克终吉。未若避荣公府,守靖私第,自弘高尚之风,不涉嚣尘之境,沐我恩贷,庇尔子孙。宜放归田园,以恣娱乐。”

    姜皎的结局是“放归田园,以姿娱乐”,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不少人都猜测姜皎会明升暗降,却没想到他退得这么彻底,就连王维在这件事上都猜测错误了。

    与此同时,姜皎之弟吏部侍郎姜晦也迁为宗正卿,这倒是真真正正的“明升暗降”了,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怎么说都比从三品的闲职宗正卿权力要大,要知道,一般侍郎才是具体主事的人,而尚书则往往不管事,因为大多已经是政事堂中的宰相了,常常会是“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情况。

    在这次**中,姜家全面落于下风,但主动避让使得他们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仍有起复的可能,尤其是姜皎,虽然职事官被去,但身上的散官品佚仍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正三品的太常卿实在连升的空间都没了,所以不如干脆直接退隐,等下一次起复再从实权的职事官做起,或许还有入政事堂的可能。

    而姜皎此人,可是非常想“宰执天下”的,暂时的蛰伏,不过是为了日后的起复而已!

    反正姜家在朝中的势力尚在,只要保持联系,到时候肯定可以轻松起复,姜皎所没有考虑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总会变的。

    首相宋璟无疑在这次事件中大出风头,在某些官员眼中,宋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上了几封劝诫皇帝的奏折,居然就能将得宠的姜皎搞下去,这说明宋璟更得皇帝的支持啊,原本某些阻挠宋璟“革除积弊”的权贵,纷纷改变了本来的主意。

    这个宰相实在太强势了,连姜皎都被他轻松搞下台……还是不要忤逆他的政令比较好,某些利益,舍弃就舍弃吧,总比丢了官要强,有权力,才有利益的保障啊。

    这是许多权贵心中的想法,经过此次事件,他们再也不敢动小心思了,可以想象的是,宋璟接下来政令畅通,这才是首相嘛。

    其中,王维这个年轻人,除了得到了裴耀卿的赏识外,也终于进入了宋璟的视野,这位刚正严明的宰相,准备见一见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当然,宋璟更看重的,是王维的品性与悟性。

    ===========

    求收藏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