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一百二十二章、沙糖

第一百二十二章、沙糖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武家萝莉好种田 !

    武暖冬赶到小后山时,那几个小子泪眼汪汪,见到她跟见着亲人似的,双腿打着颤支支吾吾的讨着饶,怕是这辈子都不敢欺负人了。

    “要不要我告诉你们家人一声,作恶被罚,好好的在村里帮你们宣扬宣扬!”

    “不不不,我再也不敢了!”大东沙哑着嗓子满脸恳求,被个小女娃整治了,传出去会被别的村的娃笑掉大牙,唉,说多都是泪呀!

    其他小子也是一致的连声说不。

    “既然你们有如此觉悟,今天便是最后一天,散了吧!”武暖冬小手指一点,几个娃瞬间瘫软在地上,想走走不了,腿都麻了,不走又害怕这个小魔头,团在一起泪眼汪汪的戒备看着她。

    武暖冬好笑不已,挨个点了缓解他们酸麻的穴道,低声教训道:“辱人者必遭人辱,记住了吗?”

    “记住了!“几个娃狂点头,这些天罚站比起挨爹娘的打还要记忆犹新,这辈子也忘不掉了好不!

    “回家吧!”只是回家后会不会被自家父母教训一通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娃们得了旨意瞬间腿也不疼脚也不酸,跑的相当快。

    她抿唇笑笑,村里孩子还是很淳朴的,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该认错的认错,技不如人甘愿受罚也没有半分怨怼。

    见几人安全和家人汇合,武暖冬转身要下山,谁知正好看到一道瘦弱身影站在她身后。

    李隐冷戾的瞪着她,吼了一声,“谁让你多管闲事,滚开!”说完撞开她往山下跑去,看样子是极度的气恼。

    武暖冬挑眉。丈二摸不着头脑。这娃又犯病了!

    李隐那天的情绪突变,武暖冬没时间深究,她正忙着甘蔗田和榨糖的事情,成天在田头查探甘蔗的生长状况,要不就是跟着爹到钦州城的铁匠铺子打造用于榨糖的设备,连两天一次返镇进学都耽搁了。

    一般的甘蔗是砍成两三节做种的,玉府出产的品质过好。哪怕是被武暖冬按节切成一段一段的当种投放到地里。半个月竟是全部成熟了。

    好在此时很少有人大批量的种植这种作物,而且它们的区域性极强,平吉镇范围没有甘蔗田。周围人不是十分清楚它的生长周期,所以武家甘蔗地的异常并不打眼。以后用这些新长出的甘蔗再做种,一代代的传下去便会逐步的恢复正常了。

    “留下好的做种,其它的砍下放到仓库里暂存。”大约在周朝甘蔗便传入南方地区。自古中国人就有啃食甘蔗当零嘴的习惯,作为水果还真不新鲜也卖不了多少钱。

    从神虎峰第一重的后山找到的甘蔗原本只是普通的野生之物。但自古岭南甘蔗就是多糖多汁,不过比起种植园特意培育的果蔗和糖蔗不管水份还是甜度还是不够的,好在玉府灵水功能强大、土地肥沃,被它们滋润了许久。如今这些甘蔗早脱变成高产高糖、株大茎粗、皮软多汁的顶级制糖种,并且还没有易感病虫害的缺点。

    趁着春天还没过完,武暖冬打算大批种植。免得入夏种的甘蔗违背常理的大获丰收遭人疑忌。

    不过在这之前她必须先榨出糖来,见了成效方可大规模生产。不能光靠着金手指就能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武暖冬查遍书屋中几本历史文献,‘沙糖’一词,出自于唐初,由于其呈河砂状,故名沙糖,便是现代的‘砂糖’。是当时唐太宗不惜数万里之遥,派人前往孔雀王朝摩揭它(印度)求取了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熬糖法,从而加快的制糖的生产周期。

    沙糖由于其色泽为白色霜状物,又称为‘霜糖’。现代砂糖有白砂糖与赤砂糖之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白砂糖远比赤砂糖复杂,然而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色泽多为白色或接近白色,便知此时的制糖工匠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纯及脱色工艺。

    武暖冬对比了下,唐代与现代的生产流程竟是相去不远。‘霜糖’的生产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时期,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

    如今的制糖法收藏在少数商家之手,比如皇商梁家、大商徐家等寥寥几户。

    而且此时的沙糖并不等同于现代的细砂糖,它们颗粒较粗大,不好融化,像是凉拌菜、糕点等一些食材中并不适用,也导致很多美味因这些限制不能制作出来。

    武暖冬要做的就是细砂糖和绵白糖,同时也等于开辟了很多新品种美食的出路,让盛唐的饮食更近现代一步。一想到很多久违的美味,武暖冬干劲更是十足了。

    甘蔗已经成熟了,制糖工具便不能忽视的提上日程。

    现阶段制糖还是需要保密,她一家获得制糖新法对于市场冲击不大,若是太多人熟知,大批新糖入市,不但对武家有损,那几户大商之家也不干哪!

    到时倒霉的无疑会是他们武家。

    所以武暖冬在打造制糖工具时,很是谨慎,也多了几分麻烦。

    大件,如铁桶一类的,在钦州城附近的小镇打造,而复杂零碎的关键零件则由钦州城的打铁大师来锻造。

    之后到别的镇子交叉着拼装,装好了,其他铁匠也猜不出是做什么的,即便猜出用途,某些精细零件也是他们打造不出来的。

    就这样反复折腾,不合格的重新打回修改,等到全部到位又过了半个月,那百亩甘蔗又熟了一茬,下人们几乎快忙不过来了,田地收成太好,不光是甘蔗还有草药和粮食,****夜夜,终于在十天后都收入大库房和空余的下人房里。

    药材炮制由药农一家负责,药农东老带了几个下人小娃为徒,用的是井水和武家‘炼药秘方’,罗掌柜收了两回,次次满意而归。

    药材和果蔬在村里的轰动不算大,毕竟他们不懂种植也就不觉得有甚稀奇,倒是水稻的种植方法引起村里人的注目。

    这鸭、鹅往洼地里赶也就算了,它们粪便能肥田,怎得连些鱼蟹也住进了田间里。(未完待续。)